侧耳倾听弥漫在时光里的声音,这一刻只属于我和你的对话。本文为网易陕西原创,未经授权不能转载!
马兰花,是大漠戈壁中生长的一种花。中国核试验基地的名字就取自于此。适逢建国70周年之际,《ta说》栏目有幸采访到了多次核试验参与者、曾驻守大漠戈壁马兰核试验基地10余年的何卫华先生。从他的讲述中,回忆中马兰艰苦奋斗的岁月,像一幅幅画卷,清晰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他心中的马兰记忆:条件艰苦 内心坚定
从一个年轻稚嫩的高中生到军营里的防化兵,在大漠戈壁工作生活十余年里,何卫华说,是马兰让自己拥有了太多故事,也积蓄了太多丰富的情感。
马兰基地紧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罗布泊,是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了开辟共和国核武器的试验场,曾经有数万名军人和科研人员来到罗布泊,在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漠戈壁上建起了马兰基地,开始了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研制。
何卫华回忆到,金沙斗石,寒暑无情,是马兰生活艰苦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罗布泊地区常年干旱缺水,作为防化兵,需要头顶骄阳火烤,脚踩五、六十度滚烫的戈壁,身着密不透风防护装具,进行高强度训练。汗水湿透衣背,生理极限挑战。但在困难面前,所有人没有半点的懈怠;在危险面前,没有人退缩半步。
他心中的马兰人:奉献青春 播种希望
在谈到那些为核试验奉献出一生的科学家时,从何卫华的眼中我们看到了深深的敬佩之情。那时,在西方的核威胁下,尽快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对于新中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两弹一星”钱学森为代表的许多科学家,虽身处异乡,工作生活条件优越,但在国家需要之时,仍毅然回国,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们不贪图安逸,不计较得失,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种报效国家、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操感染着他。像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隐姓埋名干事业,甚至不畏生死,献身核试验的事迹,深深打动着他。许多马兰人几代人吃苦奉献,舍小家顾大家,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自身献子孙”的家国情怀也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内心。
与全军英模同行,把马兰人的骄傲——林俊德院士事迹讲给更多人听
林俊德是从马兰基地走出的科学家,是习近平主席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及的英模,曾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全军挂像英模,他的事迹曾经让国人感动,让世人震惊。谈起林俊德院士,何卫华总是有对这位老首长说不完的敬佩之情。他说,在基地工作时,他经常与林院士擦肩而过,相视而笑,在会议上听过林俊德讲话,了解一些林俊德的为人。他说,林俊德有一句话驻足自己心中多年,成为一枚风向标。林俊德曾说,“想到自己的工作与国家命运联系的这么紧,自己就会感到一份责任,我是搞核试验的,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林将军一生参加45次核试验,直到最后一刻仍然不放弃手头的工作,与死神作斗争......
何卫华说,林俊德院士默默坚守戈壁52年,像一颗大漠中的骆驼刺,不张扬、不空喊,狂风面前不低头、荣誉面前不留名,心无旁骛干事业的高贵品质令自己赞叹不已。他一生奋斗、一世简朴,严于利己、严格要求家人的廉洁自律意识也感动了许多人。这些,使自己更加懂得了“奉献”和“责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几年来,何卫华在多地宣讲林俊德院士的事迹,每每给受众群体带去催人泪下的感动,产生提升精、气、神的心灵震撼,颂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他说,今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他还要继续讲好林院士事迹,争取让更多人了解英模事迹,了解马兰精神。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愿马兰精神绽放新光芒
在一片戈壁大漠中,马兰将充满理想,心怀祖国的有志者汇聚于此,付出辛勤,甚至是生命,最终成功的研制出并极大发展了属于中国的核武器,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几代人的贡献。“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将被共和国所铭记,在这片土地上奋斗过的每一个“马兰人”都值得后来者学习和尊敬。
现如今,退伍后的何卫华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正紧张有序的处理着自己的工作。他说,在离开马兰岁月几十年后,自己仍将马兰精神贯彻到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处,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虽然在马兰的生活已经过去很久,但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ta的人生,有话要说。如果你是ta,如果你认识这样的ta,请联系威尼斯人2299。网易陕西,寻找全城有故事的你。往后余生,温度态度都给你!网易陕西,《ta说》 听你的!
投稿邮箱:18629087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