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汉,男,汉族,1951年5月13日出生,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人。现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艺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画院理事、陕西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西安国龙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先后师从著名书法家张兴斌、李克昌,学习草书及篆书,目前已将《论语》、《孙子兵法》、《诸葛亮出师表》、《心经》、《正气歌》、《道德经》等名作及毛泽东诗词翻译成大篆书体,书写成册。其中《道德经》是唯一复古翻译成大篆书体的经典长卷。尤其擅长大篆书写,其大篆书法能汲取众家之长又自成一体,笔法浑厚、章法自然,在篆书书法领域独树一帜。得到书法界、文学界、史学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西安的冬季早晨有点寒冷,背着相机步行了一段老街来到了张老师的书法创作室。一进屋被一股浓浓的墨香味冲到了,张老师开着电暖扇坐在里屋的角落里。我见面叫了一声张老师好,他很是热情声音洪亮的招呼我坐下来;给我倒水喝,放他的影视资料,自己对电子产品很熟悉,儿子帮忙操作自己却忙里忙外的说不用;刚进来的时候他抱着手机在玩微信,被儿子说道了几句,而他过一会趁儿子不注意依旧会继续嗨玩。很幽默的一位老师,在他身上看不到60多岁年龄的岁月痕迹。交谈全程我都乐成了花一样,被张老师的智慧和幽默一次次折服。
爱好遇到坚持便是才华 不放弃
从小出生于甘肃省,小时候6岁那年才回西安。长大在书法世家,爷爷从小写字。他说爷爷擅长楷书,那个年代经历了很多社会变革,经常受邀给别人写大字报。在农村土生土长,家里孩子多要经常下田干活。当过生产队的队长,实干精神劲十足。张老师说自己从小的愿望是希望能够上大学、当兵,后来就把这些愿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了。家庭条件艰苦,当过电工,也曾在砖地板、水泥案子上练习写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练习书法。2002年在女儿家照顾外孙偶然机会接触张兴斌,靠诚心打动张老师成为他最后一个关门弟子。也经常被老师骂,无数次的磨练和刻苦学习才有今天的成就。他说到自己此生的遗憾是没有见老师最后一面。平常只要有空也很喜欢和圈内的人一起谈论书法发表看法。把生活过成了只有笔墨纸砚的喜怒哀乐。
爱字如命的追求 是一种艺术高度
学帖容易,出帖难。这是张老师谈大篆书的看法。他说:学古人的篆书是走不出来的,书法的境界都是由自己去发挥和一个人经历经验有关。我们学习书法尊古不能仿古,把一个字写的很像容易但是要写出自己的味道就很难,这是这几十年磨练下来的总结和感悟。家里人一开始也是不支持到后来就妥协了,刚开始研究大篆书的时候,资料缺少只有几本可供查询。也曾不吃不喝的查找资料和请教老师,研究大篆书已经19年了,现在都整理了十几本字典了。历时两年零八个月成功翻译《道德经》,力求每个字都有史可寻。一个小样本,一个记载本。他也告诉我:对文字的认真就是对自己的认真。还给我翻看他的翻译稿笔记,上面写着自己工作时的感悟。戴着老花镜读着上面的文字,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那一刻我触动了,不仅仅是他的刻苦,我想更多的是情怀和爱字如命的追求以及艺术境界的高度。
静下心 更懂得现在的难能可贵
他是中国第一个把《道德经》用大篆书翻译研究下来的书法家。张老师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东西即将面临灭绝。秦朝以前的文字都陌生,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去钻研大篆书。如今的人都太急躁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古文、研究古文。希望有人能够来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己写书法不为名利只为能有更多人去学习和研究并把它们写成书本传承下去留给后世。自己从小也是艰苦环境锻炼生存过来的人,虽然自己脾气怪还有点傲才但是我也要养家糊口生存吗?他开玩笑的说到。经历多了更懂得现在的难能可贵。余生希望自己一如既往的认认真真写字,老老实实做人。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大篆书文化。
幽默感十足,人老心不老,时刻保持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我接触的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就像摩西奶奶说的: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今天就可以开始行动,曾经的美好憧憬终有一日会实现。如今上了年纪了,可是他还是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习惯。早上5:30起床练书法,参加活动,下午没事都会去公园吼上一段秦腔陶冶情操。每个月也会抽空去采风看看外面不一样的风景,始终保持着内心最初的梦想。愿老人家今后身体健康,活出自己的乐趣,活出艺术的高度和境界。做一个用情怀养人的书法家。